做了一个小产品:眼界
最近做了一款小产品,叫「眼界」,这篇文章将介绍我做这款产品的缘由,以及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
在我的个人主页里有一个页面:reading 用来存放一些资讯网站,个人博客以及优质资源链接,只要不是特别忙的时候,每天我都会花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来阅读。
对我来言,阅读一方面是扩展视野,看看同行业的人他们都在做些什么事情,最新的行业动态如何,技术方向标如何;另外一方面则是看看别人都在怎么做事,相比而言,我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做技术做的时间一场难免迷茫、也难免浮燥,经常拓展自己的视野,可以让更好的摆正自己的位置,戒骄戒躁。
后来,在工作的时候需要一个比较难缠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以后,就把链接放到浏览器书签里,时间长了,书签里的东西就越来越多了,除了工具之外的资料,大部分时候不会去看第二遍,而需要定期回顾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总也找不到。
对每个从业者来讲,每天都会主动的、被动的获取很多信息,如何辨别信息的「质量」其实是个技术活。对于在旧知识体系下的新问题,我们可以用以往的经验来判断「这是否是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即所谓「一点就透」;但是当你面对一个新的领域新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很难用以往的经验来判断「这是否合理」,因为对于新领域我们的知识是空白的,面对这种问题,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大都是前期调研,选择行业内的权威资料,然后试错,这个过程的成本是极高的。
在我参与创业的这几年里,尽管我最大的角色是一个软件工程师,但常常也会扮演着产品设计、UI设计、运维、运营等角色,除了软件开发之外的领域无意都是空白的,没有很好的办法只有试错。但这几乎是每个创业团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少有人可以在方方面面都可以做的很优秀,但是你必须要兼顾方方面面。
比如说:我需要一个云服务器、云 MySQL,我应该选择哪家云服务,细数国内几家综合的云平台在阿里云,腾讯云与 UCloud 之间选择了阿里云,但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需要 Redis 做缓存,在发现阿里云的 Redis 性能实在太差……没辙,再经过一番评测,把所有的服务都迁移到了 UCloud。
业务需要存储、图片处理要友好一些;业务需要短信提供商;业务需要 CDN 加速……,小公司创业的话,从技术选型到第三方云存储此类问题比比皆是。
说了这么多,我想做什么呢。我想针对两个角色:优秀的工程师(DEV、UI、Ops)、个人创业者以及小型创业团队提供一个「优质」的资源汇总网站。
- 如果你是一个软件开发者,你想涉猎产品设计和 UI 设计工作,我们为你提供国内外「优质」的设计团队、设计师网站以及设计案例;
- 如果你是一个软件开发者,你想看看技术潮流、大公司们都在玩什么,我们为你提供国内外「优质」的企业博客,比如 Facebook,谷歌,Airbnb等;
- 如果你是一个 iOS 开发者,想搭建一个简单的 Server,用来存储数据,而你是熟悉 Python,我们推荐你在 Django、Flask 中选择一个进行学习;
-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团队在技术选型阶段,我们为你提供各种编程语言最主流、最权威的技术框架;
- …
这就是「眼界」这款产品想做的事情,汇集互联网里各个领域里优质的资源(网站、项目、工具、文章、解决方案等)。
而且,同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提供业内最主流的几个方案,偏向更适合于企业级的工程化的东西,不会很多。比如 Python 的后端框架非常非常多,我们只提供了 Django、Flask 和 tornado。
眼界 不是什么?他不是一个类似黄页的网站,提供很多很多的选择;博客侧重于行业大牛,不会放一些小白的学习博客或者碎碎念(比如我),优质项目侧重于企业化的已经验证过的解决方案,并是社区里炒得火热的项目;文章则侧重于那些需要反反复复琢磨的理论知识或者某个领域的资源汇总,总之不是一次性的资源。很显然,放的东西越多,网站的流量自然越大,看的人也就越多,要知道国内社区的大部分用户都是大学生。但是这并不是我想做的东西,因为已经很多人做了类似的东西,而那样的产品于我这类人群是没有价值的。
眼界 不会做爬虫,比如资源的更新情况,因为眼界上放的资源都是需要往复进去研究、思考的;
眼界 也不会做社区,比如加评论功能,比如让用户登录进来评分等等,我们会自己设计评分算法,自动计算资源权重;
对于眼界这款小产品的介绍就这么多了,欢迎大家帮助我们完善网站中的资源,每一个贡献者都会记录到网站中。